一场以为“叙上地事,共生命情”
为主题的漫谈活动
多位上地人为大家讲述他们的故事
✦
宣讲人:妇产科 李敏
✦
上地医院宣布为定点医院时起,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压力,各方面压力,担心被感染、担心因为防护不到位感染别人、担心不会处理内科病人、担心随时可能出现急诊孕产妇就诊时产科团队人员不足导致治疗延误。果不其然,12月4日凌晨2:10电话响起,“李主任,你能过来吗?有一个腹痛的孕妇要求见大夫,梅大夫下班了,”我说行,当时的情况是半夜2点,家里的行李都摊在地上,准备随时出发,这时科室梅雪大夫的电话来了,说她刚到黄区,病人是34周,瘢痕子宫,保胎的,现在用着保胎药,随时有事她随时过去,一听说患者又找大夫,二话不说,又穿上衣服进去了,说有需要再随时叫我。这一宿再也睡不着。她这一进去就到了4号的中午,再跟我汇报时是患者已经做完手术,母子平安,期间的历程也是非常艰辛。
5号终于通知开二病区了,我想的是赶紧进去,不希望再这样提心吊胆的,干着急还使不上劲。病房排的是后半夜的班,夜深人静,摆渡车也阳了,一个人走在那既熟悉又陌生的路上,只有摇曳的路灯、刺骨的寒风伴着我,依稀可见前面有几个影子,应该是各病区一起上夜班伙伴们。刚成立的病区前几天是收病人的高峰时期,尽管是后半夜,第一天上班就收了3个病人,咋弄,先问病史,好在没有重症,不会下医嘱,找之前发的模板,不会处理,我想着先检查总没错,有发热咳嗽的先对症总没错,检查出来了,血钾低的补钾、血氧低的吸氧,等待结果的过程中逐渐完善病历,不知不觉天都亮了,整宿没睡仍很精神,为啥,兴奋,我居然把夜班平安上下来了。当内科大夫来接班时我是长长的舒了一口气,我觉得她是迎着光走向我的。之后的班也是整夜整夜的坐在护士站,面对一排排监护仪上的数字,随时都有可能响起的报警声,彻夜不眠,人很困,但就是睡不着。
10号通知我阳了,当时我第一反应是,我并没有穿脱不到位呀!
再上岗时被安排到门急诊,杨大夫带着我熟悉了一小时后说她下班了,我看着她的背影说没事,你走吧!可是当我再转过来看着排着的一长溜患者时,其实我的脑子是发蒙的。刚到门诊时不会看CT片,我院的报告出的快,其他医院就不好说了,好多人都是只拿着片子,没有报告,没办法问,拍照、录像发给内科大夫(不管什么时候她们都是及时给与回复,真是给了很大的支持),每次都是跟病人解释说让我们内科主任再给您看看,需不需要住院,我当时就是害怕呀!怕放走任何一个重症的。奇怪的是当时的病患就没有质疑我的时候,后来想想大概是看我认真,态度好。在这个过程中我最怕就是咱自己人叫我主任,这一叫我的负担可就重了。当然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慢慢的学会了读CT片(再次感谢内科的各位老师)。
24号病房重新调整,我也再次回到病房,本以为轻症病房应该更简单,谁知收的第一个病人就是一个80多岁的重症患者,但是有了之前的诊疗经验,面对患者时已经比较从容了(汇报内科二线、交代病情、检查化验、用药处理)。
疫情的放开,病毒夺走了无数的生命,其中也有我的老父亲,甚至都没有来的及看最后一眼。但是当我第一次拿起前后几天的片子自信的告诉病人,你的病情好多了;当看到80多岁下了病危通知单的的老人平安出院时;当产后出血的产妇家属送来锦旗时;当听到病人家属跟我说“李大夫回来上班了,家里人好些了吗?”这样的问候时,我的内心是平和的,我并没有因为我不是一名内科大夫而耽误了他们的治疗,我的尽责换来了他们的平安和认可,在这个过程我也得到了能力的提升,这一切都是値得的,我想我的父亲,作为一名老党员,他也一定会为我感到骄傲。
我的经历也是大多数妇产人的经历,她们顶住压力,从无措服从,到坦然面对,到最后从容应对,所经历的困难不是我三言二语能诉说的,但我们坚持下来了,相信经历了这些后,今后没有什么困难是不能战胜的。
编辑:党办
北京市上地医院
真心叙事 真情同行
服务号
订阅号
视频号
扫码关注我们
http://www.shangdiyiyuan.com/